【博士专访】创新掘得源头水 躬行方能得真知 ——专访我院优秀教师冷小黑

发布者:jgxy发布时间:2017-06-10浏览次数:473

本站讯(学生记者 钱欣玥 陈春盈 肖青)【编者按】初见冷小黑老师,没有想象中的博士身上的古板与严肃,他脸上始终荡漾着的笑容就已悄悄荡进了学生心里,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在冷小黑老师的身上,我们没有看到所谓的条条框框,他大胆、睿智,敢于打破常规去创造新的理论,勇于探究新的方法。为学者为师者,“创新脑”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随着采访的深入从他的平凡生活中领略非凡的创新之路。

人物简介:冷小黑,男,江西宜春人,我院讲师,博士学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一项,读博期间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并发表专著一部,主持和参与省厅级项目多项;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我校科研先进、我校优秀教师、工会积极分子、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学术:层层递进 由丝化茧

07年江西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同年来到我校教学,恰好赶上就读学校新设博士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冷小黑老师毅然报名,经过紧张的备考,他一举考上江西农业大学森林经济学专业,开启了他在宜春学院一边工作一边读博的新生活。“那段时间,我的梦里都是学术。”当提及到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基金项目时,老师打趣地说道。这个项目的主持完成是在冷小黑老师读博期间,同一期的产物还有专著——《农户林业合作经营行为研究——以江西为例》。“脑力活动不像体力活动,它不分时间也不限场所,白天嘈杂的环境不能让人静下心来更好地思考,往往深夜时刻,好想法、好点子才能更多地冒出。365个晚上有100多个晚上都是在思考论文中入睡,有时候,梦里的一些思绪也会给我带来启发,推动论文的更好完成。”对于科研项目的主持参与,很多学生不是很清楚,甚至对这块的概念是空白的,带着同样的疑惑,笔者向冷小黑老师进行了请教。“其实,一个科研项目的主持参与,是建立在这个项目课题申报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而一个大课题的完成也是需要靠许许多多的小课题以及一些期刊论文加以支撑,倘若没有平日里小课题的训练加之期刊论文的发表去提高学术能力,市级省级的课题申报的成功率也就不言而喻。”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在申报课题前,通常需要花大量时间关注国家的最新时政,对一些经济民生热点话题进行全面考量,排除一些过时或者已经申报的内容,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切入。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目前,冷小黑老师申报国家级课题一举成功,对他来说,尝试一次就能成功的申报多少带些幸运成分,但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独具创新的视野外加他坚持不懈的钻研。

在严谨而又精益求精的学术路上,冷小黑老师一直在努力着,以学识为矛,以创新为盾,默默地为学生、学校和社会服务着。

教学:创新课堂 以人为本

在笔者专访期间,我院15级学生正在开展实践周活动,冷小黑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之一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考察。在课堂上,冷小黑老师倡导“教师引导学习,学生主导课堂”的授课方式,为打造创新型课堂不断尝试着。他向笔者讲解到:“如果能够给学生布置一个论题,让学生自己担任主持人,或者是以小组辩论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相信会比老师直接灌输式教育效果好得多。当然,弊端也是有的,学生需要在课前做大量准备,比如查阅相关资料,群内进行小组讨论等,为此将耗费大量时间,而对于普遍大二大三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的集中以及考证的压力,学业负担往往较重,也是基于这点,我想让创新性课堂更多地应用在空闲时间相对宽裕的大一学生身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时候在学术课题的申报、主持方面顾及多了,自然在教学方面投入的心力也就少了。对此,冷小黑老师感慨道:“在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争取在教学领域有所进步。”但是,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也绝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就好比一个从来没有站上大舞台的人,有一天突然让他登上舞台讲话,自然也会手足无措,冷小黑老师的创新教学之路可谓困难重重。“创新”两个字不单适用于教师,它也适用于学生,创新型课堂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发讨论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漫长而又意义非凡的教学路上,冷小黑老师不循常规,为课堂互动、趣味双向性共进不懈地尝试着。

感悟:勇于尝试 拥抱挫折

“我很感激当初那个勇敢尝试的自己,没有当时那么努力的自己,也不会成就现在的我,”在回忆大学生活时,冷小黑老师如是说道,“那个时候我的英语基础是很薄弱的,当年高考英语60分进的大学,甚至可以说对英语一窍不通,但英语是考研必考科目,我不能逃避,只有狠逼自己,每天必学英语。虽然一开始时常有挫败感,但好在努力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了英语四级,也顺利考上了研究生。”除去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冷小黑老师也有自己的娱乐活动。闲暇之余,他会和其他老师一起约去打排球、羽毛球,在家空闲的时候,他还喜欢绘画,练练书法。采访间,在学习和社团组织方面,冷小黑老师也给出了他的见解:“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还会分配工作,现在就没这一说了,如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兴趣爱好等,多参与一些活动,加入一些组织,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不单单只放眼于学习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创新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民族的进步阶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在全国盛行,许多在校大学生早已按耐不住创业的热情,纷纷踏上了创业之路。对于未来有创业规划的同学,冷小黑老师以切身经历建议到:“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尝试,现如今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提前了解一些创业平台,关注一些创业资讯,会给你带来更多收获。如果有一些好的想法,一定不要放弃机会,要勇敢尝试,就好比在申报国家级课题上,有些人会觉得它是高峰,仰望还来不及,怎么能够攀越,连可以尝试的机会都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不对的,倘若没有我当初不畏艰难地努力创新,也就不会有成功申报的可能性。有想法,一定要做到立即行动,勇于创新,深入挖掘,把想法成功运用在项目上,不论结果,尝试过了,至少不留遗憾。”

从一步步尝试,到有所启示再到创新成功,冷小黑老师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抓住每一次可以让自己发光发亮的机会,勇于尝试,这样你才能离成功近一点,再近一点。

笔者手记:专访中,老师口中反反复复提到的两个字就是“尝试”。尝试过,不成功,只能说明这条路不适合,但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永远的成功,更没有永远的失败。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努力加勇于尝试,让冷小黑老师走出了属于他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之路。随着专访的慢慢深入,笔者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为学者为师者的不易,他平凡而伟大,在创新中的坚韧与毅力令人崇敬,这是一份沉甸甸责任使然,也是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的完美答复。




(责任编辑:谢庆生)





校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