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温馨提醒:安全第一!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这份提醒必看——学生安全教育系列之2025年第27期(总期第269期)

发布者:jgxy发布时间:2025-10-01浏览次数:10

我们即将迎来中秋佳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华诞,为确保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愉快的假期,广大家长朋友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教育引导孩子做好安全防范,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谨防溺水
溺水要做到“六不”

● 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意外落入水中应该怎么做?

● 保持冷静,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找到最近的可以支撑的物体,同时高举双手,高声呼叫,等待救援。

● 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 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 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遇到同学或同伴落水时怎么办?

● 千万不要手拉手直接救援,徒手救援很有可能被溺水者拉下水,造成更严重的溺水事故发生。

● 可以就近使用一些物体进行救援,比如木杆、绳子、书包等辅助器材。

如何救治溺水者?

首先观察溺水者状态,迅速清除口腔和鼻咽里的泥沙,保持呼吸通畅,拉出舌头,以免堵塞呼吸道。

如果溺水者没有了意识,要立即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

● 清理溺水者口腔异物。

● 打开呼吸道,其标准是和溺水者嘴角在一条直线上。

● 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的方式检查溺水者是否还有呼吸、心跳声。若没有呼吸声或者心跳,此人就应该进行人工呼吸。

● 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是700-1000毫升。

● 检查此人是否有脉搏,中指和食指按压溺水者的胸腔,每按一下4-5厘米,再检查脉搏,如果还没有脉搏,则需要进行下一步。

● 胸外定位按压,中指沿溺水者肋骨边缘上移至肋宫与剑突的交汇处,左手的掌根延溺水者胸骨下移至与食指相切,五指并拢,十指紧扣按压,按压的力度要达到四至五厘米,按压的频率应达到每分钟一百次。


交通安全


● 留意路面情况,不要突然开车门下车。

● 不要横穿、猛跑过马路。

● 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 不要翻越护栏。

● 不要走路时低头听音乐或看书。

● 乘坐公交、地铁时不要抢上抢下。

● 不要与机动车抢道,路口要四处观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 不要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要在路上并行骑车,不要在骑车时听歌。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 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居家安全

● 家长要监护到位,始终保持孩子在视线与监管范围内,防止无人照管;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内。

● 加强家中电源、燃气、热水器等用品的安全防范措施,教育帮助孩子正确使用,防止触电、中毒、烫伤等事故。

● 做好家庭阳台、窗台、楼顶平台等区域安全防范措施,教育孩子不攀爬,谨防摔伤、坠落;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扔物品。

● 将易燃易爆、锋利、高温、有毒或其他对孩子有危害的物品、玩具及家中药品放置好,不让孩子接触玩耍。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口、耳、鼻中,不随意用东西套住头和脖子。

● 教育孩子不食用不卫生的饮食,少吃甜、咸、油炸食品,不暴饮暴食。


外出游览安全


●家长带孩子出门时,一定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务必让孩子牢记父母姓名、住址、电话等信息。
      ●入住酒店后要开窗通风,虽然现在的酒店都是一客一消毒,但尽量自备水杯、毛巾等物品。

●家长带孩子玩游乐设施时,要先认真阅读游戏说明,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等要求去选择适合的游乐设备。


网络安全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沉溺网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等项目,以淡化网络的吸引。

●教育孩子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

●网上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不信谣、不传谣。

●保护好个人和家庭信息(特别是身份证、银行卡号、住址等),不贪小便宜,慎防网络、电信诈骗。


食品安全

●饮食卫生、规律饮食,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
      ●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
      ●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野果和食物,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

●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食物中毒。


宿舍安全


● 不在宿舍内存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

● 不在宿舍内私接电线。

● 电器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宿管老师。

● 离开宿舍时,务必检查并关闭门窗及电灯、电扇、充电器等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

● 特别加强贵重物品的保管。

● 在宿舍楼内或周边发现行踪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

祝师生、家长度过

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