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毅:怀揣赤子之心 雕刻匠心之城——专访我院2007届毕业生陈伟毅

发布者:jgxy发布时间:2017-07-19浏览次数:595

本站讯(学生记者蒋博斌)【编者按“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同宿命的必然。”沈从文的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如果降生在一个工艺世家是他生命中的偶然,那他在雕刻这条路上摸索、追寻所怀揣的一颗赤子之心便是他闪光的必然。传统的木雕艺术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它的传承性决定了它的文化内涵,它的创新性又决定了它的文化生命,而肩负着传承和创新使命的他,欣然用手中的刻刀为人们细细雕琢一座匠心之城。


个人简介:陈伟毅,福建仙游人,工艺美术师,我院2003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2007届毕业生,现任福建省洪英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高级雕刻师。先后被评为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福建省雕刻艺术专家、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莆田市首批青年专业技术后备人才、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传统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代表作品《福禄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时光不负少年郎 一寸光阴一寸心

  

陈伟毅出生于仙游坝下的一个工艺世家,自小跟随其母工艺大师林洪英学习木雕传统技艺,对于雕刻艺术从小耳濡目染。大学读书期间,平时的周末或者假期他都会回家尝试雕刻创作。毕业之后,他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想法,回到家乡潜心做雕刻,正式进入这个行业。随后,不满足现有雕刻功底的他又游历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拜访名师,提升自己的雕刻水平。他在雕刻技艺上熟练掌握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线雕等雕刻技法,还能将自己的灵感与刀法巧妙的结合起来,创作出的作品生动形象,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电子商务,但这与我从事工艺美术并不相悖,其实现在很多行业都与电商有着密切的关联,当然也包括我所从事的工美行业。于是我尝试将雕刻艺术作品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在互联网上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整体到细节都能图文并茂,这样对作品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多学些知识和文化一点也不可惜,关键是在于自己对今后人生的规划和看法。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出彩。同时我也认为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换一句话说,如果我不是在这么个工艺世家长大的话,也许我就没有这种机缘从事雕刻艺术了。”

仙游是个典型的工艺之乡,先后被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世界中式家具之都”的美誉;而仙作家具以其雕工见长而享誉中外,与“苏作”、“京作”、“广作”并成为全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洪英工艺有限公司于2005年开始涉及古典家具生产制作,陈伟毅接手古典家具生产管理后,就潜心研究如何将雕刻艺术和古典家具技艺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明清家具经典款式的延续和创新。期间他翻阅上百本古典家具相关书籍,学习、揣摩古人的家具制作技艺;每年都会到故宫、博物馆、文化馆等地参观明清家具实物,研究不同时期家具的各种形制和风格,回来再进行归纳总结。而在工厂制作每一款家具之前,他都要求先行打样,发现不足之处再修改,经过反复的推敲验证直到家具达到理想的要求后,才转入正式生产。在他看来,只有用料考究、款式典雅、结构严谨、雕工精细的古典家具才能算得上的是好的古典家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可以“传世”的收藏品。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公司在古典家具方面也有所建树,先后荣获了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现在的洪英工艺有限公司已经是一家集木雕工艺精品和古典家具生产于一体、拥有员工数百名、年产值近亿元的综合型企业。

一人一刀一段木 倾情倾心琢木魂

  

“木雕是以手工介入物质的一种艺术形式,木材是凝结着自然生命气息的物质。艺术家在经过巧妙的塑造加工之后,更会将原本就具有灵性的木材转化为焕发生命质感的艺术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之中将木材再次赋予了个性化的生命,继而引领人们去进行别样的精神畅游。木雕艺术家在对艺术灵感的追寻中,不知不觉地便使物质与精神,融合成为了一种基于艺术灵感之上的再生。”陈伟毅在《莆田木雕艺术风格与创造体会浅谈》一文中这样描述他所热爱的艺术。


20161010日,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参展作品收藏仪式。这个汇集全国工艺美术各个门类精品佳作的最权威的国家级展览,代表着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而这次双年展中,国家博物馆征集入藏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中青年工艺美术作者共21人的24件精品,其中就包括了陈伟毅的代表作品——《福禄寿》。

 

 除此之外,陈伟毅的许多作品近年来也曾在国内外展会上荣获多项大奖,深受业界内外的好评和广大收藏家的喜爱:

2011年,作品《皇宫椅三件套》获第六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2年,作品《翘头案》获第七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横刀立马》获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金奖、作品《南官帽椅三件套》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3年,作品《花开富贵》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双龙戏珠》获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金奖、作品《观自在》获中国华礼奖金奖、作品《花好月圆》获中国华礼奖银奖、作品《越南黄花梨-禅语》获首届中国古典工艺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云龙宝座》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4年,作品《高山流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云纹博古架》获第九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作品《知音》获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金奖、作品《福禄寿》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作品《五龙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新中式官帽椅三件套》第十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妈祖出巡》获中国红木艺雕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吉祥如意沙发十三件套》获第十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6年,作品《多子多福》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如意观音》获第十一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天官赐福》获第十四届中国中艺杯金奖。

  

“我的作品能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无疑是对我从艺生涯一个很大的肯定和鼓励。我既感到荣幸,又觉得倍感压力。我会继续努力,化压力为动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对于雕刻,我觉得我们传承的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所以国家现在为什么这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根源就在于文化乃一国之本,而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更应该兼顾传承和创新。”

  

  

  

“我在雕刻作品,也是在雕刻自己的生活”

  

“以前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吃菜,就能感觉到厨师做菜时的心情是怎样,当时我有些不信。现在想想道理是一样的,当你认真做一件事,和你心不在焉去做的效果完全是两回事。雕刻讲究持之以恒,心要定,要稳,不可急躁。这么多年的历练也养成了我的心性,我觉得我既在做雕刻,也是在修身养性。”谈起雕刻时的心情,陈伟毅这样和笔者说道。

  

的确,木材温和的性质似乎蕴含着中国人的谦和与温文尔雅的气质,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它始终表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立场,它能够给予人们美好的精神享受和深层次的文化陶冶。传统的木雕艺术表现题材有寄托美好寓意的主题,例如吉祥、多子、福寿等;有表现中国文化的主题,例如仕女、名儒、山水田园等;也有表现宗教内容的主题,例如观音、罗汉、佛陀等。而这些形式多样、造型各异的形象,往往于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我觉得我的生活就像是雕刻,我在雕刻作品,也是在雕刻自己的生活,因为我的情绪是会反映在作品上的。换一句话说,木是有灵性的,你怎样待它,它就会有怎样的体现。”陈伟毅说道,“所以,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境界和水平,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就必须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多去博物馆文化馆参观,多去参加一些工艺美术和非遗培训,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修养。”

  

而谈起工作和生活的两边权衡,陈伟毅这样说:“当然,从事雕刻也会占用我的大部分时间,这和家庭生活多少会有点冲突。但是凡事总有取舍,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寻求相对平衡。所以这里很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我的母亲,她于我而言,亦师亦母,从雕刻到做人,她都耐心教导着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一直以我母亲为榜样,好好把传统雕刻技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记者后记:雕刻的木材是有生命和灵性的,笔者也深信这一点,当它从大地中被连根拔起的那刻起,就开启了另一段生命,它的魅力并非为木质的昂贵,亦非为升值的价格,而是经过千百次的悉心雕琢,深沁在木质躯体中蕴藏着的历久弥香的美丽故事。和陈伟毅的交谈之中,笔者也能感受到,他仿佛就将自己化为了这样的木材,他执着又热爱,且对雕刻艺术有着得天独厚的感悟,他仿佛遨游于飞天的壁画里,徜徉在浪漫的中国文化艺术里,孜孜不倦雕刻着自己,雕刻着年轻一代工艺美术师的匠心之城。

  

  

  

  

(责任编辑:江晓兰)


校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