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专访】远方,怀着梦想的冲动去找寻的精神家园 ——专访我院优秀校友陈胜勇

发布者:jgxy发布时间:2016-10-08浏览次数:224

(学生记者 周光影 赖远强 黄雯静)编者按:七年,若你乐于田亩,你会从土地里收获舌尖上的美味;若你痴情于三尺讲台,你会拾掇桃李花开的芬芳和甜美;当你埋首于诗书文案,胸腹气质将不宣自华。七年,能使你成长得足够优秀,出落得堪称卓越。有人不甘平凡,力图抓住每一个向上攀爬的机会,执着加上坚持,让他成为自己的英雄。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名校研究生,前进的跨度之大让人惊讶,同时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审度与反思。

个人简介:陈胜勇,男,29岁,江西九江人。我院05级经济学专业学生,09年毕业后辗转浙江多地教授中小学生英语。在教书的这几年里,没被简单自足的生活磨灭梦想的热情,没被俗世杂尘遮挡前行途中的灼灼目光,身暗处积累,居行简蓄锐,七年磨一剑,凤凰终涅20164月,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主修传播学专业中的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

                                     


从教师到名校研究生的华丽冒险

一个人的改变是悄然无声的,当你注意到他改变的时候,他已接近成功了。20164月,他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消息传来,朋友圈里立即炸开了锅,艳羡之声不绝于耳。但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此间艰辛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2009年大学毕业,由于基础不扎实、个人专业优势不突出,他只能选择任职一间机构的辅导教师。随后,由于喜欢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决定考取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为期七年的追寻之旅。2014年,在朋友的介绍和鼓励下,他来到杭州,在这里为考研做知识积累。“之所以选择杭州,一是杭州文化底蕴深厚;二是当时找了家中小学英语辅导机构,工作压力小,而且靠近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图书馆,方便我学习和复习。”他轻描淡写地回顾当时做出那个选择的心情和为其准备付出的努力。

在过去六年里,每次考试后“落榜”像是约定俗成般到来。七年念念不忘,终有回响,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录取名单上终于出现了“陈胜勇”这三个字。在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所有的压抑和喜悦化为深沉于心的平静。“考上了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无所谓成功,只能说无憾了,毕竟生活总得有一两件需要坚持的事情”,在问及目前的心情时他坦然道。对他来说,奋斗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而理想的初步实现算是自我的肯定,他做到了,实现了从教师到名校研究生的蜕变。

时间会丈量每一份向上的坚持

所谓的“成功”、“成就”只是一瞬间,但越接近顶峰越能清楚地感受到一步步铺石筑路的重要。如果用幸运来评价一个人取得的种种成就,就会很容易忽略其背后曾为梦想而经历过近乎绝望依旧坚持的本质。会有人质疑他的成就里掺夹幸运的成份,但如果回顾这七年里他所做的准备,会发现这不过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毕业之初,因为数学基础差,不得不放弃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尝试,不断在生活中摸索,从而锁定传播学成为前进的方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成家立业,可自己还是没有迈出接近梦想的第一步,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与心情的压抑导致身体状况直转而下,其中最难的就是专业选择后面临的问题,专业跨度大,没有基础,专业术语和课堂知识酸涩难懂,学习风险和强度并存,现实的差距让他一度陷入焦灼和踌躇之中,也让他一度想到放弃,但是来自朋友的鼓励以及内心的执着最终让他战胜自己内心上的挣扎,凭借心中“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信念支撑让他直面困难,同时拥抱现实与理想。

毕业后工作和工作地点的选择也为他的考研提供了许多便利,让他更好地为考研做足准备。他喜欢旅游,名校、省图书馆、省博物馆是他旅游时必去之地。行走在远方路上也不断充实,让他内外对所获取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让知识更加成熟化、系统化。在清楚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后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也在心底有了一种“不撞南墙头不回”的决心。外来力量与内心信仰相辅相成,在时间这把公平公正的咫尺下,丈量出他的每一份坚持和努力,回报给他的是一份迟来的喝彩和肯定。

                                     


于“黑暗”中寻找光明

每一个于暗处行走着的人,都会向往前方的光明。但生活总会收获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几年的英语教学对考研英语助力不少,英语底子好也会让他拥有更多出外学习的机会,跨专业学习后让他明白原来自己的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的友情更加牢固,出入社会多年还是没能丢弃做选择时的脸红心跳,没有削减为了梦想而专注前行的热情。如今脚踏中国传媒大学的一方土地,谈及未来,他是大声告诉我们还想读博士,做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学者,以一个更高的目标来找寻前行远方的动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名校与普通院校的差距,这里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平台和一个比一个更努力的人。世界真的很大,竞争也很激烈,我想站在高处看风景,就必须付出加倍努力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世人亦如是。”

当一切疑难迎刃而解后,定心定性则事定。释怀让他从不易中抽丝剥茧出奋斗实质,在“黑暗”中拨开乌云找寻那抹微光,手抓那月夜的清寒以及携带那抹朦胧的诗意走下去。

记者后记:事实上,考研七年中许多细节这个大男孩并没有向笔者过多描述,更多时候是一种“不与为人说”的平静与淡然。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想象他趁着课间小憩回复我们采访的认真和谦和态度,内心柔软但有原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另一方城市努力生活为梦想奔波的坚持,不多言语却自有天地。

有人在生活中活成了标杆和榜样,有人此生平庸。真正的努力,是在选择上信自己,行动上不信邪,于“黑暗”中争做光明,便可消除所有“专业见解”。谁都见过苟且,谁也没有见过远方。所不同的是,庸人的苟且成了日常,而他的远方在路上。


(责任编辑:杜健)


校友工作